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

健康资讯

1月龄宝宝胳膊比腿粗,专家无痕手术治疗罕见病卡梅综合征

田玉胜    2025-04-03河南省儿童医院3212

  近日,河南省儿童医院介入医学&血管瘤科成功为1月龄卡梅综合征患儿实施介入栓塞手术,点亮孩子健康未来的希望。

  卡梅综合征(KMS),是一种以巨大血管瘤合并致命性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罕见疾病。对于刚满月的婴儿而言,不仅救治难度大,更是一场与死神竞速的赛跑。

  胳膊比腿粗,竟是罕见病

  明明(化名)刚出生时,就被发现右胳膊明显比左边粗,而且皮肤上还有像胎记一样的褐红色斑块。在当地医院检查,发现孩子的血小板很低,随后入院接受全面检查,在当地医院确诊为“卡波西血管内皮瘤”,医生给开了口服药物,出院回家继续用药治疗。

  然而,过了半个月,家长突然发现明明的双手、双脚以及嘴里都是出血点,更吓人的是尿血,家长急忙带他到医院就诊,检查发现血小板只有15×10⁹/L。此时,血小板已经是重度减少,出血风险显著增加,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和颅内出血,危及生命。

  为了能得到及时而专业的治疗,家长立即带孩子来到河南省儿童医院介入医学&血管瘤科。副主任医师王菲接诊后仔细查看患儿的检查资料,并完善相关检查,确定孩子患的就是一种叫“卡波西血管内皮细胞瘤合并卡梅现象”即“卡梅综合征”的疾病。

  卡梅综合征多发生于婴幼儿(80%在1岁内),发病率约1/10万。典型表现为快速增生的血管瘤引发血小板异常消耗,导致凝血功能障碍、多器官出血,死亡率高达30%-37%。

  此时,明明的血小板已经降到危急值7×10⁹/L,而且已经有出血症状。必须立即给予抢救、治疗,刻不容缓。

  微创介入 针尖“起舞”

  科室专家经过讨论,果断选择对患儿进行激素冲击治疗联合动脉导管介入栓塞术治疗。

  对刚满月的小宝宝进行介入治疗难度很大,新生儿血管很细,王菲和主治医师胡靖小心谨慎地操作,将比头发丝还细的超微导管插入患儿的动脉血管中。术中造影发现,肿瘤内血管如扭曲的树枝一般,疯狂增生,明明右上臂及腋下几乎被病灶占据。

  术中,王菲屏住呼吸,将栓塞剂注入血管中,阻断“吸血”血管,迅速遏制血小板消耗。经过1个多小时的手术,显示屏上张牙舞爪的“血管树”终于褪去血色。明明顺利被送进外科监护室继续治疗,血小板回升至安全水平。

  病情稳定后转回普通病房,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,明明的血小板很快恢复正常,血管瘤瘤体逐渐缩小,肤色由紫转淡,质地软化。家长看到孩子的情况,万分感激。

  早发现、早干预

  卡梅综合征的紫红色肿块常被误认为普通胎记,若发现婴儿皮肤异常隆起伴瘀斑、不明原因血小板骤降,需立即就医。介入治疗越早实施,预后越佳。

   

  巨大血管瘤并K-M综合征

  河南省儿童医院介入医学&血管瘤科为省内首个儿童血管瘤、脉管畸形及儿童介入医学专科。科室拥有门诊-病房-介入手术室全套微创介入诊疗体系。

  已成功完成各类微创介入手术数千例,尤其在血管瘤脉管畸形、视网膜母细胞瘤、肝母细胞瘤的介入治疗,卡-梅(K-M)综合征、K-T及P-W综合征的介入治疗,婴幼儿食道狭窄、儿童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,儿童淋巴系统疾病介入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因介入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、疗效好、并发症少、患者恢复快、住院时间短等优点,正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。

  当微创技术遇上仁心仁术,即使最脆弱的生命也能重焕生机。这里有医者永不放弃的信念,和先进的治疗技术,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
  专家简介

  王菲

  河南省儿童医院介入医学&血管瘤科副主任医师 

  擅长:

  儿童各部位血管瘤、淋巴管畸形、静脉畸形、动静脉畸形的综合治疗,以及急/慢性动静脉血栓栓塞、动/静脉狭窄、外伤性出血、肺血管畸形、乳糜漏等介入微创治疗。

  胡靖

  河南省儿童医院介入医学&血管瘤科主治医师 

  擅长:

  儿童血管瘤、血管畸形、淋巴管畸形口服药物、介入手术等综合治疗,儿童肝血管瘤、视网膜母细胞瘤、肝母细胞瘤等良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,儿童淋巴漏及儿童肾血管性高血压、咯血等的介入微创治疗,尤其擅长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介入保眼治疗。

   胡靖医生

王菲医生


  出诊地点:河南省儿童医院东区医院门诊二楼A区11诊室

  出诊时间:周一至周日全天

  来源:河南省儿童医院

编辑:王净丽   审核:荣强